大連西太:合資合作20年枝繁果碩
累計加工原油超1.4億噸,實現銷售收入5200億元
在開工投產20年之際,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向國家、社會和股東交出一份亮麗答卷。截至今年8月,這個公司累計加工原油超過1.4億噸,實現銷售收入5200億元,上繳國家稅金785億元,股東分紅21.5億元,全面打贏效益翻身仗,全年有望盈利10億元,實現“十三五”開門紅。
大連西太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法股東共同投資興建的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大型石化企業,注冊資本10.13億美元,1996年開工,1997年年底轉入正常生產,股東為中國石油股份公司、中化集團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中化(香港)公司和大連建設投資公司。根據國務院102總理辦公會決定,接受中國石油的全權經營管理,成為行業中一家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外合資石化企業,參與并見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先后有十余位中央領導蒞臨視察。
這個公司成立以來,始終以“創新、卓越、業績”為追求的目標,瞄準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示范性煉油企業建設的目標,從創新體制機制、經營運作模式、生產管理辦法等入手,積極探索中外合資煉廠發展之路,形成以“四有工作法”為核心,以操作規程、生產變動、應急管理“三位一體”為要求的生產全程受控管理體系,以定期工作、大修更新、停工檢修為主要內容的設備長周期運行管理體系等,為推進行業發展輸送了鮮活經驗,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公司堅持以國家、集團利益為重,積極承擔市場調節任務,全面履行經濟、政治、社會責任,在社會上樹立了誠信、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在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公司形成明顯的特點與優勢:一是體制機制先進,完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實施決策權與管理權的分離;擁有靈活定價權,能夠有效應對市場變化。二是規模效益明顯,建有18套主體加工裝置,生產工藝按單系列、單流程、全加氫設計,單體裝置加工能力大,生產集中度高。三是HSE業績一流,創立了“四有工作法”生產受控管理體系,連續實現3個“三年一修”和兩個“四年一修”,HSE業績在道達爾全球煉廠前列。四是經營運作靈活,原油、成品油“兩頭在外”,積累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豐富經驗,在海外擁有廣泛而穩定的大客戶。五是機構精簡高效,采用扁平化一級管理、集中控制,機構精簡、人員精干,保運、檢維修、生活后勤等依托社會化服務,員工總數一直控制在1000人之內。六是區位優勢明顯,立足東北,面向亞太,三面環海,毗鄰大窯灣港和北良港等深水碼頭,具有便利的海陸運輸設施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有利條件。
“十二五”期間,這個公司投資20多億元完成了以年150萬噸連續重整和年120萬噸汽油加氫裝置為主要內容的“兩建兩配套兩升級”發展項目建設,順利實現千萬噸級規模達產,汽柴油質量全部達到國Ⅴ標準,工藝流程更完善、加工手段更靈活、產品結構更合理、運營管理更高效、主要指標更先進、盈利能力更突出,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和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