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油罐車將30立方米柴油,及時送到新疆阿勒泰富蘊縣喀木斯特加油站,保障了油品供應。奇怪的是,這車油不是來自相距278公里的烏魯木齊,而是來自646公里的克拉瑪依。從路程、時間、費用上比較,后者都比前者多。
油品配送為何舍近求遠?記者跟隨運油車隊,走進駐疆煉油、銷售、管道、運輸企業,從成品油配送流程探尋物流優化新路徑。
舍近求遠為哪般
受運輸、裝卸、儲存等因素制約,有時候不得不多花運費保供。做好頂層設計,上下游行動合拍,才能奏出和諧音符。優化物流布局,從源頭節約是最大的節約。
路徑最短、時間最少、費用最低,是高效物流的理想選擇。喀木斯特加油站舍近求遠到底是為什么?
直接原因是烏魯木齊雖離喀木斯特最近,但公路發運能力不足。“所有鶴管都開啟,24個小時裝油也只能滿足烏魯木齊、昌吉、吐魯番等周邊地區的配送量。”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新疆分公司九道灣配送中心主任王沖很無奈地說,“現在是有車也裝不上油,干著急!”
舍近求遠的背后,除了產供銷季節性矛盾外,還暴露出產供銷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也是主要的煉油化工基地。僅中國石油在新疆就擁有3個油田、4家煉廠,年生產成品油1000多萬噸。
從煉廠到市場,成品油怎么運過去?除了水(海)路外,新疆擁有與內地大多數地方都有的管道、鐵路、公路三種運輸方式。不同的方式,有著不同的配送半徑、時間和費用。
在西北銷售新疆分公司會議室里,一塊自制的黑板上密密麻麻寫滿運距、費用等數字。業務部負責人李義勇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通過大量計算,比對尋找效率與效益的平衡點。受運輸、裝卸、儲存等因素制約,他有時候不得不舍近求遠,多花運費來保障供給。
新疆的問題,其實是全國的一個縮影。我國物流基礎設施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差距,且布局不均衡,54%分布在東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
現代物流被稱為繼勞動力、自然資源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成品油物流配送總量大、地域廣、環節多,激活這個“利潤源泉”離不開產供銷的整體聯動。哪一個不合拍,都會成為掣肘。
大物流需要大統籌。煉廠、運輸、管道、銷售等企業,在生產計劃、建設規劃、網點布局等方面協同發展、相互支撐,才能從大局上謀求整體效率與效益的統一。有關專家強調,產供銷協調發展,離不開頂層設計,需要區域統籌。
從源頭優化物流布局,將是最大的節約。
物流不暢堵在哪兒
大物流的背后是信息流,物流不暢堵在信息不暢。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壁壘,才能讓上下游齊心協力下好一盤棋,發揮整體優勢保障物流暢通。
“化解憋庫停產險情的關鍵是數據共享,讓我們實時掌握煉廠生產情況,為第一時間采取措施贏得了時間。”5月5日,西北銷售新疆銷售分公司獨山子石化駐廠辦主任孔祥友分享了經驗。
3月,獨山子石化公司抓住原油低價位的有利時機,增產3萬噸柴油。這本是煉化企業的創效之舉,卻給生產后路帶來了問題。如果按照原定計劃配送,到3月20日煉廠就會因憋庫而導致停產。
在西北銷售的統一協調下,西部管道、新疆銷售等單位千方百計多接油,用自身庫容的憋庫為獨石化空出庫容,換取生產時間,從而避免了煉油裝置的憋庫停產。
罐車跑到了哪里?貨場里閑著多少空罐?煉廠產出多少油品?油庫里還有多少庫容?這些信息來源分屬不同的單位。但西北銷售作為成品油一次物流的指揮者,卻須臾離不了這些信息。“我們在煉廠和油庫設置了5個廠庫辦,連通煉廠、鐵路局等內外部58家單位,就是要加強溝通。”西北銷售新疆分公司副經理魏恪介紹。
但是并不是每位駐廠辦主任都能像孔祥友一樣,隨時查看并掌握駐廠單位生產數據。有時候為了緩解上游煉廠的憋庫,不得不把罐車、管道臨時當成存儲罐用。
大物流的背后是信息流,信息不暢難有物流暢通。在信息不暢的背后,則是更深層次的利益矛盾。
不同的單位,有著不同的利益考量,這無可厚非。但在上下游的整體利益上,撿了局部的“小芝麻”,往往丟掉的是區域“大西瓜”。如何避免因小失大?專家建議,一是從考核機制上調節利益分配,二是建立“大數據”共享暢通信息。
目前,集團公司所屬各單位都建立了生產數據系統,信息化建設走在同行前列。對油品配送而言,不能止步于信息化,更需升級到網絡化。專家指出,網絡化就是要打破目前的部門獨立、信息分散的管理狀況,讓產供銷各環節的信息資源成為大配送的共同資源,通過避免或減少人力、物力的重復性投入,杜絕回流運輸,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煉油、運輸、銷售,就像一根藤上的幾個瓜。作為大區銷售的西北銷售、東北銷售,就像串起上下游的這根藤。打破部門間信息的壁壘,有利于統一調度,讓上下游齊心協力同下一盤棋,發揮整體優勢保障物流順暢。
資源串換難在哪兒
企業有圍墻,成品油物流配送無邊界。跳出新疆看成品油配送,物流優化空間很大,資源串換大有可為,潛力更是不可估量。
5月4日,一列滿載柴油、汽油的列車駛出烏魯木齊石化棧橋,開啟前往南疆的千里行程。同一時間,在南疆的庫車,產自中國石化的一罐罐柴油、汽油,正裝進火車、汽車,運往天山之北甚至東出新疆到更遠的地方。
油品南來北往的背后,是油品生產地遠離消費市場的現實。而這種現象,并非新疆獨有。
從全國來看,煉油能力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華南和華東地區。2013年,這四大地區產能合計占全國的78%。正是因為煉廠分布的相對集中,促成了我國成品油的主要流向格局,“西油東進、北油南運和東油向西南推進”。
中國內地煉油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2013年,兩者合計煉油能力占全國的70%,其余30%由其他煉油企業和煤基油品企業貢獻。在市場與資源的雙重競爭下,產自不同企業的成品油你來我往現象,也就出現了。
北疆調油保南疆,南疆油品北運東送找銷路,油來油去的結果是各家企業都增加了物流成本,損失了效益。在保供最嚴峻時期,由于鐵路運力不足,新疆銷售采取公路階梯運輸方式從北疆調油保南疆,長途運費讓油品銷售價格倒掛,結果是賣得油越多虧損越多。
資源與市場的困局,怎么解?資源串換。
中國石化在北疆沒有煉廠,所屬加油站由中國石油就近配送。而地處南疆的中國石油加油站,則從中國石化在南疆的煉廠就近配送。這就是資源串換。2014年,通過資源串換減少了80萬噸成品油的南北疆對調。僅鐵路運費,就可給兩家企業各節省1億多元。
目前,每年還有100多萬噸成品油,分別從北疆調運到南疆和從南疆調運出新疆。這部分資源沒有串換,難在哪兒?難在兩家企業在南北疆的資源供需缺口不等量。
有專家指出,企業有圍墻,但成品油物流配送理應無邊界。從中國石油自身看,成品油銷量高于自家煉廠的產量,為擴大資源串換延展了空間。從市場看,主體多元化為資源串換提供了多種選擇,從央企、國企到地煉都可合作。從資源看,燃料油、潤滑油甚至非油配送,都可以成為資源串換的新選擇。
成品油物流配送是個大市場,市場講究雙贏、多贏。只要遵循市場規律,共享物流降本增效蛋糕,資源串換合作之路就能越走越寬廣。
視野有多寬,合作空間就有多寬。跳出新疆看成品油配送,物流優化空間很大,資源串換大有可為,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