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著提高焊接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
近日,由中國石油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組織開展的“油氣長輸管道工程全自動超聲波檢測(簡稱AUT)技術工藝評定及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建立技術服務項目研究”,通過專家驗收,填補了我國油氣管道AUT技術可靠性研究空白。
隨著管道建設用鋼管強度等級、管徑、壁厚和輸送壓力的逐步提高,過去廣泛應用的自保護藥芯焊絲半自動焊方法難以適應X80級別以上鋼管焊接性能要求。采用自動焊技術,環焊縫焊接接頭強度、韌性等綜合性能優良,可顯著提高焊接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目前,我國陸地油氣管道建設AUT技術處于起步提升階段,相關施工技術及管理要求尚未形成體系,未得到普遍認可。因此,亟須通過開展AUT技術可靠性及工藝驗證研究,論證AUT技術在全自動焊接質量驗收方面的可靠性及先進性,制定一套適應國內陸地油氣管道AUT質量控制措施的標準體系,保證AUT質量驗收環節的有效性。
由于中俄原油管道二線、陜京四線、中靖聯絡線等新開工項目將大范圍采用全自動焊接技術,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與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2015年8月成立聯合攻關組,經過10個月艱苦努力,成功突破AUT可靠性指標設置、樣本容量優化、缺陷尺寸確定、缺陷分布及加工、缺陷檢出率分析等技術瓶頸,取得預期技術和管理成果,形成10萬余字系統文件體系。這樣,可提高承包商招投標技術和管理門檻,確保檢測施工隊伍技術管理能力達到高鋼級、全自動焊管道建設要求。
AUT技術主要利用超聲陣元電控偏轉特性和電控聚焦特性,通過硬件電路和軟件編程的協調控制,使超聲波覆蓋整個管道焊縫熔合面,再根據反射回波大小和時間確定缺陷大小和位置。
此技術可最大限度提升檢測效率及質量,可與管道焊接等工序交叉作業,將原需20個小時才能完成的無損檢測縮短至20分鐘內完成,不再應用影響操作人員健康的射線檢測,實現了健康安全環保和高效。
驗收專家組認為:采用AUT技術對陸地長輸油氣管道工程自動焊環焊縫進行檢測,能滿足質量檢驗要求;AUT技術可全面、快速、準確地檢測焊縫中存在的缺陷,工程實施中不必再采用RT對焊縫進行復驗;該研究建立的AUT質量控制管理體系能促進AUT工藝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