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記者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中國石油在川最深氣井—雙探3井棲霞組儲層改造后測獲日產天然氣41.86萬立方米,這是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在超深、高溫、含硫碳酸鹽巖儲層改造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
儲層改造是采用工藝措施,疏通或增加油氣從地層流入井筒的通道,常用方法有酸化壓裂、加砂壓裂和體積壓裂。酸化壓裂是將酸液壓入碳酸鹽巖地層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裂縫;加砂壓裂是用高壓使碎屑巖形成裂縫,并加入陶粒等支撐裂縫;體積壓裂是“打碎”頁巖形成裂縫網絡。“十二五”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儲層改造方面形成了10項特色技術,總體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四川盆地碳酸鹽巖儲層高溫、高壓、非均質性強,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形成了高溫深井酸化壓裂、大斜度井/水平井非機械方式均勻酸化、酸化液體等3項特色技術,滿足不同井型、不同儲層特性的碳酸鹽巖儲層改造需求。目前,這3項技術已在高磨地區推廣使用,取得較好效果,其中僅磨溪龍王廟組氣藏累計增加測試日產氣4349萬立方米,為四川盆地深層碳酸鹽巖氣藏高效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致密砂巖儲層滲透率低、產量低,但儲量高。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經過研究、實踐,形成了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壓裂、水力噴射分層(段)改造、水平井速鉆橋塞分段壓裂、加砂壓裂井優化反排及控砂、叢式井組整體壓裂、加砂壓裂液體等6項特色技術。目前,這家公司在川中須家河低滲透儲層推廣應用76井次,累計獲測試日產氣量1205.3萬立方米,為致密砂巖氣藏有效動用奠定技術基礎。
頁巖儲層巖石致密、孔隙度小、滲透性差。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建立體積改造技術理論體系,不斷深化研究,加強推廣應用,形成了頁巖氣體積壓裂設計技術。該項技術在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應用,井均測試日產量提高41%,新增頁巖氣測試日產量1688萬立方米,為四川盆地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