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貿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9月全球總出口額同比下降5.6%。在充滿困難和挑戰的大背景下,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份額基本保持穩定。海關總署1月12日發布統計數據,202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認為開拓新市場、支持企業參加境外展會將成為商務部2024年在穩外貿、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舉措。
為推動外貿促穩提質,國內多地近期出臺了鼓勵企業境外參展的補貼政策,“真金白銀”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拓寬出海范圍,更大限度地吸引和利用外資。溫州市近日出臺的境外展補貼政策中,將振威會展旗下2024年中國新能源產業展覽會納入重點支持展會,2024年俄羅斯國際工業與能源裝備制造博覽會與2024年亞洲工業與能源裝備制造(越南)博覽會被列為推薦展會。
德國是中國在歐盟區的最大貿易伙伴。近年來,德國在歐盟框架內大力推進氣候保護、可再生能源及數字化轉型,計劃至2030年實現8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2045年實現碳中和,為此德國正大力推進能源及產業綠色轉型。中德雙方在新能源領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為幫助國內新能源企業抓住發達國家能源轉型的契機,2024年中國新能源產業展覽會將于6月7-9日在德國腓特烈斯哈芬展覽中心(腓特烈斯哈芬港)舉辦,期間與第15屆經典和復古汽車貿易展合辦,展示面積1.5萬平方米。約300家參展商和5萬名專業觀眾將在現場深入交流,面對面溝通合作意向。
另外,在廣東省公布的2024年“粵貿全球”廣東商品境外展覽重點支持目錄中,振威會展旗下2024年俄羅斯國際工業與能源裝備制造博覽會、2024年亞洲工業與能源裝備制造(越南)博覽會、2024年亞洲工業與能源裝備制造(馬來西亞)博覽會被順利納入境外展會補貼名單之列。
2023年前11個月,中俄兩國貿易總額達218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6.7%,提前實現了兩國元首確定的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據俄聯邦海關署預計,兩國全年貿易額或將達2200億美元。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無疑是打開俄羅斯市場的絕佳機會。在此背景下,2024年俄羅斯國際工業與能源裝備制造博覽會將于6月5-7日在位于莫斯科的俄羅斯全俄展覽中心舉辦,展示面積2.5萬平方米。預計約500家參展商、2.7萬名專業觀眾將共襄盛舉。
越南作為中國在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將成為振威會展帶領中國企業撬動東南亞市場的第一站。2024年亞洲工業與能源裝備制造(越南)博覽會將于8月14-16日在越南胡志明西貢會展中心如期舉行,展示面積10,000平米,預計超500家參展商和3萬名專業觀眾到場。此后,振威會展海外展將引領企業進軍馬來西亞市場,進一步在東南亞市場展現大國品牌風采,幫助企業實現“聲量+銷量”雙爆發。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培育外貿新動能的有利政策,助力中國企業將有競爭力的優勢產品推向全球市場,振威會展作為會展行業領軍企業將在全球多地籌備更多聚焦垂直領域、匯聚國際頂尖專家與前沿技術的海外展會,為中國品牌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提供更多的機會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