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裝備憑借過硬產品、優質服務和持續創新,成功打破國際知名企業的市場壟斷,使中國裝備闖入海外市場并生根發芽——
品牌亮點:中成潛油電泵連續10年表現卓越,目前已在120余套電泵機組投用,平均無故障運轉周期達2267天。
“中成潛油電泵平均無故障運轉周期達2267天。這并非冰冷的數據,而是我們用汗水與青春換來的品牌名片。”5月20日,渤海裝備公司厄瓜多爾市場經理趙冬委站在安第斯項目penvl2號油井旁,手指掠過電泵機組上斑駁的防腐涂層說道。這臺已安全運行超2400天的設備,正記錄著中國石油裝備出海的風雨征程。
2016年8月,當趙冬委首次踏上厄瓜多爾這片土地時,當地的電泵市場正被貝克休斯、斯倫貝謝等國際知名技服企業牢牢占據。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他和團隊成員沒有絲毫退縮。他們堅信,唯有憑借卓越的產品與無微不至的服務,方能在這片市場站穩腳跟。“在最初的市場探索中,我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趙冬委回憶道,“厄瓜多爾市場對中成潛油電泵這個品牌充滿疑慮,加之溝通障礙與文化差異,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
為了消除客戶的疑慮,趙冬委親力親為,他不僅親自帶著設備演示,還細致入微地講解每一個細節,力求讓客戶對產品有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命運的轉折往往青睞于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一次,當地一家油田的電泵突發故障,而原本合作的國際企業卻未能及時提供維修服務。得知這一消息后,趙冬委帶領團隊日夜奮戰,迅速排查并成功修復了故障。這次事件不僅贏得了當地石油公司的尊重與認可,更為后續的合作鋪平了道路。
“我們深知,只有不斷創新與突破,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趙冬委堅定地說。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改進,渤海裝備成功研發出適應厄瓜多爾高腐蝕環境的潛油電泵機組。這款機組大幅提升了對氣體的適應性,泵吸入口氣液比更是提升到70%以上。面對蟲蟻肆虐的作業區,渤海裝備公司技術團隊研發出“電泵防潮呼吸法”,用納米涂層包裹關鍵部件;面對多變的原油含砂量,創新智能變頻抗砂模式,給電泵裝上“智能大腦”,既減少磨損,又節省能耗。如今,這些曾經寫在筆記本上的土辦法,已經成為國際專利。
去年,在安第斯電泵租賃項目的招標中,渤海裝備中成潛油電泵再次憑借卓越的性能成功中標。趙冬委感慨地說:“十年磨一劍。如今,中成潛油電泵在異國他鄉熠熠生輝,成為中國石油向世界遞出的一張亮麗名片。”(通訊員 劉錚)